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> 花蓮高工生命教育講座 行三好創造幸福的人生

教育人文

字級

花蓮高工生命教育講座 行三好創造幸福的人生

【人間社 陳秀卿 花蓮報導】 2025-08-27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花蓮第二分會於8月26日上午,在花蓮市「三好校園」之一的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舉辦「生命教育十堂課」講座,邀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戴慶華,以「行三好創造幸福的人生」為題,引導220名新生,從感恩、給予、分享中,為自己的人生創造幸福。校方代表學務主任周婉茹致贈感謝狀。

戴慶華以「人生108事—星雲大師法語」小卡為獎勵,在演講過程中與學生問答互動,機械科學生集體創作,共集14張小卡,獲得多張蔬食午餐券。

戴慶華在演講中強調,行三好是人生的過程,目的就是要帶來幸福的人生。他以自身55歲取得博士學位的經歷表示,以這個年紀再讀書的目的,不為學歷,只是想回學校療癒自我。他說,家庭和學校是最幸福之地,勉勵學生把握學生階段的人生。

「感恩本身就是一種幸福,幸福從『給予』中來,快樂從『分享』中來。」戴慶華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提倡的「四給」精神,鼓勵學生要常常做到給人信心、歡喜、希望、方便,自己也將因此獲益。他並以兩段影片引導學生做好事、說好話,實證善的傳遞和善的循環。同時以「蝴蝶效應理論」提醒學生,不要輕忽小小的行為。他舉例,馬蹄的螺絲沒栓緊,使得馬匹無法發揮戰力,最後打敗仗而失去城池。戴慶華最後鼓勵學生,學習接受、體諒、包容,時時行三好,創造自己的幸福人生。

講座過程中,承辦單位花二分會丁健峰、張淑禎、周桂花3位督導,以及副會長張菁栓全程陪同,協助發送小卡片及關照全場學生與講師的互動。

花蓮高工訓育組長陳世鴻表示,花蓮高工於3年前加入三好校園計畫,平時在學校活動場地布置及推動過程中即融入「三好四給」的精神,並舉辦生命教育講座,而這一場是特別為本年度剛入學的新生舉辦,希望他們在入學時即學習「三好四給」觀念,強化品格教育,讓3年校園生活一切順利快樂。

陳世鴻說,花蓮高工推動三好四給品格教育兩年多發現,學校器材設備維修率,比以往減少了三分之二以上,學生犯錯行政懲處也比以往減少一半。他常於一大早在校門口迎接學生入校,他發現這兩年來,學生進校園時的神情比以往柔和且精神許多。

花蓮高工學務主任周婉茹表示,學校推動志工服務制度,設有交通、環保、運動、音控、動保等各組別,志工服務也以三好四給精神提升學生的服務熱忱,以及具體實踐「三好」品格。她舉例說,學校收養兩隻流浪犬,由動保組學生輪流照顧,從照顧犬隻中長養慈悲心,而這場生命教育講座的音響設施等,就是由音控組尤智永、施奕兆兩人掌控。

花蓮高工創校85年,目前設有機械、電機電子、化工、土木建築、動力機械等5個專業科群,以及1個共同科,是花蓮縣唯一的公立工業專業高職,多年來,培育許多優秀的工業專業人才。
12345678910第1 / 424頁
追蹤我們